哥林多前书三章十二至十三节:“若有人用金、银、宝石、草木、禾皆,在这根基上建造;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;因为那日子要将祂表明出来,有火发现;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。”
提摩太后书二章十九至二十二节:“然而神坚固的根基立住了;上面有这印记说,主认识谁是祂的人;又说,凡称呼主名的人,总要离开不义。在大户人家,不但有金器银器,也有木器瓦器;有作为贵重的,有作为卑贱的。人若自洁,脱离卑贱的事,就必作贵重的器皿,成为圣洁,合乎主用,预备行各样的善事。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,同那清心求告(另译)主的人追求公义、信德、仁爱、和平。”
我不信教会荒废了。教会绝不能荒废,但我信教会外表的见证的确荒废了。真理失去了,教会分裂了,分门别类到处可见。根基是正确的,但其上的建造不都是金银。有许多草木、禾皆。基督徒对世界明显的见证失去了,人在这方面失败了,并且我们发觉自己落入极大的混乱中。我们是基督徒,但我们已被带到极大的混乱状态中。一位年老的传教士读了几章“工作的再思”以后说,“我们晚生了数百年。现在很难把事情弄对。”我们如今是在外表荒废的日子,事情偏离了神所立定的。因此使徒约翰的职事必须进来。我们可以说这是“教会被掳到巴比伦”的日子。逐渐的,主将事情带回,恢复已失去的真理。
神的话有没有告诉我们,在这些恢复的日子,我们能作什么?那些忠心的人能摆上怎样的一分?圣经中有论到这事的话。这就是提摩太后书特别宝贵之处。这章论到背离的日子。我信神允许堕落在使徒们离世以前就发生,好叫我们今天发现自己处于类似的背离光景中,可以得着教导。提摩太后书是保罗所写的最后一封书信,与提摩太前书完全不同。前书论到教会的秩序;当神的家秩序井然的时候,就提到长老和执事。但在提摩太后书一点没有提到长老或执事;只提到忠心的人,因为神的家不再秩序井然。当教会不再是秩序井然的时候,我们对教会的见证可以作什么?教会的见证乃是交托给忠心的人。在背离的日子,忠心的未必是长老。在提摩太前书,神的教会被视为神的家;但在提摩太后书,你找不到任何经文说到“神的家,”只有“大户人家。”(二20。)保罗不是说这是教会,但保罗的确用“大户人家”当作表号来说。我要把“大户人家”看作那时候外表的见证。所有的基督徒都在其中,但“有作为贵重的,有作为卑贱的。”这代表基督徒的范围。教会按其性质而言,不能堕落到这种地步,但外表的范围却能。
什么是“贵重的”和“卑贱的”器皿?这就是属神和属人之间的分别。金代表属神的,出于神的东西。银表征藉着十字架而有的救赎。金是出于神的一切,银是经过了祂儿子十字架的。木代表人的人性,瓦代表人天然的生命。瓦是指那些按着人的样式和天然生命过生活的人,这些人是以他们的天性,为他们里面驱动的能力。神要得着的,乃是使一切都出于祂自己,不是出于人。我们必须拒绝一切出于人的事物。要成为贵重的器皿,有一些条件,并且有必须作的事。
提后二章二十一节说,“人若自洁,脱离卑贱的事。”人必须将自己从木器、瓦器中分别出来。这不仅是我们自己是否用金、银作成的问题;这不单是我们个人生命的问题。这里告诉我们要自洁,脱离那